俱乐部

龙应台 -
俱乐部

先是,你发现,被介绍时你等着那愣愣的小毛头称呼你“姐姐”,却发现他开口叫的是“阿姨”。你吓一跳——我什么时候变成了阿姨了。

然后,有一天开车时被警察拦下来做酒测。他挥手让你走时,你注意到,怎么一向形象高大的“人民保姆”、“警察叔叔”,竟有一张娃娃似的脸,简直就是个孩子警察。以后你就不经意的对那帽子下的脸孔都多看一眼,发现,每一个警察看起来都像孩子。

你逐渐有了心理准备。去医院看病时,那穿着白袍语带权威的医生,看起来竟也是个“孩子”,只有二十九岁。某某大学的系主任递上名片,告诉你他曾上过你的课,然后恭恭敬敬的称你“老师”。

不是人们变小了,是你,变老了。

看你稿件的编辑,有一天,突然告诉你他退休了。你怔怔然若有所失,因为你知道,喔,那么以后跟你谈文章的人,不再是你的“老友”,而是一个可能称你“女士”“先生”或者“老师”的陌生孩子了。

你的自觉慢慢被培养起来。走在人潮汹涌的台北东区或香港旺角,你停下脚步一抬头,就看见,那人潮里一张一张面孔都是青年人。街上一家一家服饰店的橱窗里,站着坐着摆出姿态的模特儿身上,穿的全是里层比外层突出、内衣比外衣暴露的少女装。不知怎么,你被夹在一群叽叽喳喳在衣服堆里翻来翻去的少女中间,她们不时爆发出无厘头且歇斯底里的笑声,你好像走错了门。转身要开出一条路时,后面店员大声唤你:“太太,要不要看这个——”你以为他会叫出“欧巴桑”来。你准备好了。

你和朋友在饭店的酒吧台上小坐。靠着落地长窗,钢琴的声音咚咚响着,长发的女郎用假装苍凉的声音低地唱着。窗外的地面有点湿,台北冬天的晚上,总是湿的。一个中年的女人,撑着一把花伞,走过窗前。她的脸上有种凄惶的神情。也许拒绝和她说话的儿子令他烦忧?也许家里有一个正在接受化疗的丈夫?也许,她心中压了一辈子的灵魂的不安突然都在蠢动?

朋友用她纤细的手指夹着红酒杯,盈盈的笑着。五十岁的她,仍旧有一种烟视媚行的美,丰润饱满的唇,涂了口红,在杯口留下一点胭脂。她正在问你,要不要加入她的“俱乐部”。

那是“树海葬俱乐部”。会员自己选择将来要树葬还是海葬,要不要告别式,要什么样的告别式,死后,由其他会员忠实执行。你说:“我怕海,太大、太深不可测,还是树葬吧。”她笑说:“海葬最省事。”

你又认真想想,说:“可是树葬也不代表可以随便到山上找棵树对不对?你还是得在公家规定的某一个墓园里的某一株树下面,对不对?”

这种内容的酒吧夜话,渐渐成常态。虽然不都是关于身后的讨论,却总和生命的进程有关。这个人得了忧郁症。于是你们七嘴八舌从忧郁症的失眠、失忆谈起,谈到情绪的崩溃和跳楼自杀。那个人中风了,于是你们从医院的门诊、复健、聊到昏迷不醒时谁来执行医嘱。悲凉唏嘘一番,又自我嘲笑一番。突然静下来,你们就啜一口酒,把那静寂打发掉。

回到家,打开电邮,看见一封远方的来信:

十年前,我看见父亲的慢性死亡。他是在半身不遂了八年之后,吸进一口气就吐不出来,呛死的。八年之中,我是那个为他擦身翻身的人,我是那个看着他虽然腐烂却又无法脱离的人。

所以我就想到一个办法,我组织了一个“爱生”俱乐部。大家非常详细的把所有他绝对不愿意再活下去的状况一一列出,然后会员们相互执行。失去一个成员之后,再招募一个新的成员——是的,像秘密会社。但是我们的俱乐部包括医生、律师等等,以免大家被以谋杀罪名起诉。而且,不可以让家属知道,否则就坏了大事。

你开始写回信:

请传来申请表格。

特别申明:本文内容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(cy198701067573@163.com)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

龙应台介绍

龙应台,1952年2月13日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大寮乡眷村,当代女作家。1974年,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。1982年,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。1985年,出版书评《龙应台评小说》。1994年,出版著作《人在欧洲》。1996年,出版《龙应台自选集》5种。1998年,书籍《啊,上海男人》《这个动荡的世界》《故乡异乡》在上海发行。1999年,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。2007年,出版文集《亲爱的安
上一篇: 难服侍
下一篇: 早恋

Tags 标签

龙应台

扩展阅读

加个好友,技术交流

1628738909466805.jpg